北京裕嘉润科贸有限公司
电话: 010-61403580
联系: 阿洋 13811197957
地址: 中国北京顺义区
网址:www.yujiarun.com
邮箱:yujiarun01@163.com
风电设备商纷纷转战“海上”谋自救
不可否认,风电已经深深地陷入激情后的迷茫。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逐步披露,风电板块前景并不乐观。行业龙头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业绩下降均超过50%。这是风电行业前所未有的一次大溃败,鲜有侥幸者。
产能过剩这一敏感的痛楚再次被揭开。
行业发展遭遇政策调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两会期间,经过修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一句,改为了“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对此,一位风电设备经销商不无忧虑地对中国商报记者说,“没想到上面的态度这样坚决。”事实上,政策的天平还在继续倾斜。
3月19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的通知》,要求将前期工作充分、电网接入条件落实的项目列入“十二五”第二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共计1492万千瓦。
据了解,与去年8月发布的“十二五”第一批风电规划核准2883万千瓦的规模相比,这次的拟核准项目计划减少了1391千瓦,降幅近五成。
鉴于此,国网能源研究院一位不愿公布真实姓名的专家向中国商报记者分析道:“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主管部门从加强项目核准管理入手,采用下发拟核准风电项目的方式,把握风电发展的节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风电无序开发现象。”
有专家直言,从核准计划发布进度来看,第一批计划于2011年7月发布,第二批于2012年3月发布,两批之间的间隔时间较短,容易出现前一批次拟核准计划尚未充分执行就下发后一批次拟核准计划的现象。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全国各省实际核准风电容量中属于“十二五”第一批计划内项目的仅占50%左右,“第一批开发计划地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除此之外,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此通知显示出国家主管部门继续坚持控制风电发展节奏的调控基调,风电装机过剩带来的影响或持续发酵。”
而此前,国家能源局就曾下发特急文件,要求各省(区、市)发改委严格执行风电项目核准计划,对于风电弃风超过20%的地区,原则上不得安排新的风电建设项目。
上述诸多动作传导至风电设备企业,“弃风”又开始盛行。
4月13日,本该是泰胜风能的收获期,但项目收官前半月,公司却突然宣布拟暂缓“3—10MW级海上风能装备制造技术改造”和“3—5MW重型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塔架制造技术改造”两大项目。此外,公司还将终止“年产800台(套)风力发电机塔架配套法兰制造”项目。
据了解,泰胜风能是根据风电市场现状,才决定暂缓募投项目,实际上这也是整个风电行业的趋势。公司认为若项目建成,反而会造成浪费。公司业绩快报同时预计,2011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将下降50%。
不仅如此,就连行业的领军企业也不能幸免。
日前,华锐风电正式公布年报显示,公司去年新增风电机组装机容量294.5万KW,同比下降32.85%。风电行业的寒冷可见一斑。
“豪赌”海上风电能否自救
值得注意的是,风电设备商在2012年将以怎样的动作来应对市场突如其来的逆转?
泰胜风能证券事务代表陈杰向记者分析称,2011年整个风电行业较2010年有很大变化,行业内公司越来越多,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有人提到过产能过剩的问题,不无道理,”陈杰直言,“经过去年的调整,今年风电产品价格应该会有所提升,毛利率水平也会提高。在应对措施方面,我们目前做的工作是拓展自身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但很大部分还是要靠行业自身的调整。”
行业自身调整?对于这一描述,业内分析师揣测:“或许新一轮的资源争夺战正在蓄势待发,而这一次是向海上进军。”
事实确实如此,包括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及华能新能源在内的国内主要风电开发商纷纷将视角转向以低风速、高海拔和低温为特征的分布式
风电,以及海上风电市场。根据上述三大龙头开发商2011年年报,三家企业目前手中储备的风能资源项目共计达2.4亿千瓦,其中,大部分为安徽、湖北、福建及江苏等地的中低风速及海上风电场项目。
在市场布局方面,为迎合海上风电开发热潮,金风科技去年3月宣布将公司原有的近亿元南京兆瓦级风电研发项目变更为江苏大丰海上风机项目。无独有偶,华锐风电在去年6月宣布将改变原募投项目,将数十亿募集资金集中投向江苏盐城港射阳港区海上风电机组装运基地项目。
此外,坊间亦有乐观声音。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指出,中国风电市场非常大,占全球市场的40%左右,因此,所有企业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且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已经作为刚性目标确定,未来几年风电企业的发展应当是乐观的。